一体化预制泵站是泵站在不断改变中变化而来的,由传统混凝土泵站演变而来,在不断的改变中,泵站变得越来越高效,适用性不断增强。泵站厂家贝德科技阐述关于泵站在发展中的变化,也就是泵站在发展中优势的体现。
1、施工周期缩短
传统泵站的建造方式是在选址位置直接使用混凝土就地建造一个泵站,泵站池壁、底板、**板无法同步进行,需分步施工,浇注一个泵站至少需求2-3个月,工期较长,需要较大人力物力,且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建造成本较大。而一体化泵站则为工厂预制,安装加工完毕运至现场直接吊装,只需挖掘好泵坑,准备吊装设施,工厂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安装,吊装安装过程当天就能完成。
2、售后**
泵站为一体化的设备,内部所有部件包括控制系统、检修系统、提升系统等均由厂家统一出厂,任何零部件有任何故障问题,都可统一向厂家寻求售后帮助,避免售后难的问题。而传统的泵站是由各个不同的厂家组合而成,零部件的售后问题存在很大问题。且厂家统一出厂的零部件之间的匹配度较高,贝德科技每出厂的一套设备,都经过严格的测试,**各部件间的高效协调工作。
3、使用寿命延长
新一代的泵站的使用寿命增长,主要表现在泵站的耐腐蚀性及部件的质量上。玻璃钢材质的的筒体,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韧性,比起多空的混凝土筒体,玻璃钢材质不易变形、耐腐蚀、不易开裂。
4、对周边环境影响及空间要求较小
泵站安装于地下,在地面仅仅只有一个的井盖,且泵站密封性强,所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噪音、空气、水质、土壤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改善。且泵站安装方式为直接吊装,施工时对周边空间的需求相对传统泵站较小。
正确科学的保养与维护泵站,保证其正常运行,不仅能够延长泵站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保证使用者生产、生活不受污水的困扰;因此泵站的维护保养显得尤为重要;泵站的维护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这要从泵站的常见问题谈起。
泵站投入使用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如何判断解决呢?
1. 声音大?
• 检查水泵轴承是否有卡涩;
• 叶轮叶片是否有破损,失去动平衡,产生震动;
• 耦合是否挂好,松动;
• 导杆是否松动;
• 水泵叶轮卡是否有异物;
• 水泵是否反转;
2. 通电跳闸?
• 检查电缆线是否破损;
• 测水泵绝缘阻值是否在标准范围;
• 检测电机相间绝缘和电阻;
• 检查电源接触器、水泵电机是否缺相;
3. 通电不运行?
• 检测输出电源;
• 检测电容或继电器;
• 测试热保护线是否闭合;
• 测量水泵同相电阻;
• 检测浮球是否良好;
4. 通电不出水?
• 检查出水口阀门是否关闭,止回阀是否失灵;
• 耦合是否挂好,有无漏水;
• 水泵蜗壳进空气,打闷;
• 检查水泵转向;
• 检测管道是否有堵;
• 管道是否过长,管损过大,跟设计资料对比;
• 实际使用扬程比设计扬程高;
• 是否有龙门弯,会进入空气造成憋气;
• 叶轮反转或被部分杂物卡,但没有卡死;
• 进水口被堵,或沉积淤泥过多;
5. 运行电流大?
• 流量、扬程实际运行与设计不符合;
• 叶轮部分卡,堵转;叶轮直径偏大,车切叶轮;
• 电机阻值不平衡;
• 电机绝缘不良有漏电,但水泵能短时间运行,检测相间绝缘,接地绝缘;水泵反转。
占地较少:
预制泵站埋入地下,地面无泵站土建,不占用土地指标。地埋式构造使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美观大方。
一体化产品
无论要求干式或湿式泵坑,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我们都能精确预制出这种泵站。泵站作为一体化单元运输,包含筒体系统、水泵系统、格栅系统、管道系统、阀门系统、控制系统等部件。
设备筒体采用高强度无碱玻璃钢纤维,结合树脂材料缠绕而成,其强度相当于传统层压式玻璃钢的2倍,环向拉伸强度大于300Mpa,轴向拉伸强度大于80Mpa,压缩强度大于200Mpa,可以完全抵抗腐蚀,撕裂和其他破坏力,并保证*防水、坚固耐用。
项目工期短
预制泵站为成套供货,在厂内完成各系统的组装和测试,货到现场后所需安装调试的时候大大缩短。另外在泵站投资上相较于传统泵站结构大大节约占地面积。
全自动控制
采用浮球开关、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或超声波液位计等传感器检测液位,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停、过载、短路等各种保护功能,有效降低设备的损坏率。
可根据客户需求增加其他选配功能,如:全中文人机界面,动态显示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
安装维护方便
预制泵站为整体安装;泵站内设备入泵、格栅维护时均如需进入筒体内,直接由**部吊进吊出;内部管道系统则在泵站内设有检修平台和上下爬梯。
将泵、管道、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等集成为一体,并在工程预制生产,用于提升和输送水介质的泵站。泵站主体由筒体、水泵、提升装置、管道、阀门、格栅、液位传感器、控制系统和通风系统等部件组成。
一体化预制泵站在欧洲有**过60年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历史,已成为欧洲**给水、排水泵站的主要解决方案。近10年来,随着一体化预制泵站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为各地提供服务。
2
技术原理
一体化预制泵站外壳为筒体,内部用一根内井筒代替内部管道,水泵安装在内井筒中,水流从进水口进入筒体,经过筒体底部的整流板后进入内井筒,经过水泵加压后,沿着内井筒向上打到出水口。
3
技术特点
(1)相比传统混凝土泵站,工厂预制,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
(2)智能化程度高,自动控制及监测运行状态,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
(3)设备运行振动低,噪音低,故障率低,维保成本低。
4
技术标准
(1)《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DB33/T 1110-2015);
(2)《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CECS407:2015)。
5
应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水源水取水,防洪排涝,以及雨水、污废水输送等水利、**领域。
6
典型应用案例
(1)福州温泉公园排涝泵站
该泵站设计流量为2.0m3/s,筒体直径3.0m,较好地解决了公园排涝问题。
(2)大连亿达生态科技园排污泵站
该泵站采用1台大流量预制泵站,设计流量为6000m3/d,筒体直径3.8m,高度7m,有效缓解了园区污水收集与输送压力。